5.7 产品型号表示法

举例:QLFM-20/25000-Z-Ⅰ型表示为全连式离相金属封闭母线,额定电压20kV,额定电流25000A,自然冷却,微正压。
6 技术要求
6.1 材料
金属封闭母线的导体宜采用1060牌号的铝材或T2牌号的铜材,并符合GB/T 3190或GB/T 5231的要求。
6.2 离相封闭母线常用类型
离相封闭母线的外壳通常采用全连式。
6.3 冷却方式
离相封闭母线的冷却方式可采用自然冷却或强迫冷却。
6.4 防共振
金属封闭母线应避免共振。
6.5 接地
6.5.1 金属封闭母线的外壳及支持结构的金属部分应可靠接地。
6.5.2 全连式离相封闭母线的外壳可采用一点或多点通过短路板接地。一点接地时,必须在其中一处短路板上设置一个可靠的接地点;多点接地时,可在每处但至少在其中一处短路板上设置一个可靠的接地点。
6.5.3 不连式离相封闭母线的每一分段外壳上必须有也只允许有一点接地。
6.5.4 共箱封闭母线的外壳各段间必须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其中至少有一段外壳应可靠接地。
6.5.5 当母线通过短路电流时,外壳的感应电压应不超过24V。
6.5.6 接地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具有通过短路电流的能力。
6.6 测温装置
金属封闭母线的接头处或其他容易过热的部位,可设置监测导体、接头和外壳温度的测温装置。
6.7 装设电抗器
全连式离相封闭母线外壳回路中可装设速饱和电抗器。
6.8 外壳防护等级
外壳的防护等级按GB 4208的要求选择,一般离相封闭母线为IP54;共箱封闭母线由供需双方商定。
6.9 充气压力与空气泄漏率
微正压充气离相封闭母线的外壳内充以300Pa~2500Pa压力的干燥净化空气,其空气泄漏率每小时不超过外壳内容积的6%。
7 结构
7.1 一般要求
金属封闭母线的结构应方便安装、运行、检修、调试和维护。
7.2 外壳的支持方式
金属封闭母线的结构应能布置在楼板或支架上,也能悬挂在梁或构架上。
7.3 绝缘子支持方式
每相导体同一断面上允许用一个或多个绝缘子支撑,但应满足绝缘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7.4 导体的绝缘处理
母线导体表面可以浸涂或包敷绝缘材料。
7.5 金属封闭母线导体间和外壳间的连接
7.5.1 导体的连接
7.5.1.1 各制造段间导体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与设备的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
7.5.1.2 电流等于或大于3000A的导体,其螺栓连接的导电接触面应镀银。
7.5.1.3 当导体采用螺栓连接时,电流小于或等于3000A的导体其紧固件可采用普通的碳素钢,电流大于3000A的导体其紧固件应采用非磁性材料。
7.5.2 外壳的连接
7.5.2.1 全连式离相封闭母线外壳的段间可采用焊接或可拆连接; 不连式离相封闭母线外壳的段间采用绝缘封闭的连接。
7.5.2.2 金属封闭母线外壳与设备外壳间应采用可拆连接。
7.5.2.3 除特殊要求外,离相封闭母线外壳与设备外壳间应绝缘并隔振。
7.5.2.4 共箱封闭母线的外壳段间可采用焊接或可拆连接。
7.6 补偿装置
金属封闭母线超过20m长的直线段、不同基础连接段及设备连接处等部位,应设置热胀冷缩或基础沉降的补偿装置,其导体采用编织线铜辫或薄铝、铜叠片伸缩节,外壳则采用橡胶伸缩套、铝波纹管或其他连接方式。
7.7 防氢措施
氢冷发电机出线端子箱上应设置排氢孔,端子箱与离相封闭母线连接处应采取密封隔氢措施。
7.8 防结露
金属封闭母线可在适当部位设置防结露装置。
自然冷却离相封闭母线,应在户内外穿墙处设置密封绝缘套管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外壳中户内外空气对流而产生结露。
7.9 防火
金属封闭母线在穿越防火隔墙处或楼板处,其壳外应设防火隔板或用防火材料封堵,防止烟火蔓延。
7.10 导体和外壳的焊接
7.10.1 导体及外壳的焊接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
7.10.2 导体及外壳焊缝截面应不小于被焊金属截面的1.25倍。
7.10.3 焊缝不允许有裂纹、烧穿、焊坑、焊瘤等,未焊透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深度不超过被焊金属厚度的5%。
7.10.4 焊缝应经X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验合格。导体及伸缩节抽样探伤长度不少于焊缝长度的25%,外壳不少于焊缝长度的10%。
7.11 表面处理
7.11.1 金属封闭母线的外壳内表面和导体外表面应涂无光泽黑漆, 外壳外表面应涂浅色漆。
7.11.2 外壳支持钢构件均应涂漆或做热浸锌处理。
7.12 强迫空气冷却离相封闭母线
7.12.1 强迫空气冷却装置与离相封闭母线连接处应有绝缘和隔振装置。
7.12.2 强迫空气冷却系统可以是循环式、开放式或两者兼有的复式冷却系统。
7.12.3 母线和冷却系统上应装设有监测导体、外壳温度,冷却器进、出口空气温度,空气流量等参数的装置。
7.12.4 防止母线相对地故障而产生的带电粒子随冷却空气进入另一相,应在外壳相间风道处装设消离子装置,滤除带电粒子,以免扩大短路事故。
8 试验
8.1 金属封闭母线的试验分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现场试验。
8.2 型式试验
8.2.1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试制时;
b)当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变动,足以引起产品性能发生明显变化时;
c)当出厂试验结果与以前的型式试验结果有明显变化时。
8.2.2 试验项目
a)绝缘电阻测量;
b)额定1min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c)额定1min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
d)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
e)温升试验;
f)动、热稳定试验;
g)淋水试验;
h)气密封试验;
i)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8.2.3 试验方法
a)绝缘电阻测量
根据GB 50150的要求,应测量金属封闭母线导体(相)对导体(相)、导体(相)对外壳(地)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0MΩ。测量绝缘电阻时,采用兆欧表的电压等级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金属封闭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时,采用1000V兆欧表;
金属封闭母线的额定电压为3000V及以上时,采用2500V兆欧表。
b)额定1min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额定1min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按GB/T 16927.1、GB/T 16927.2的要求进行,试验电压值见本标准5.4表1。
c)额定1min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
额定1min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按GB/T 16927.1、GB/T 16927.2的要求进行,试验电压值见本标准5.4表1。
d)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按GB/T 16927.1、GB/T 16927.2的要求进行,试验电压值见本标准5.4表1。
e)温升试验
按GB/T 763的要求,金属封闭母线通以额定电流,待其温度稳定后,各部位温度和温升均不超过本标准表3和表4规定的数值。
f)动热稳定试验
按GB/T 2706的要求进行,金属封闭母线应能承受本标准表2规定的动、热稳定电流的作用。
g)淋水试验
对金属封闭母线的典型试验段外表面(包括焊缝、外壳的各种连接、绝缘子安装孔、检修孔等)进行人工淋水试验,试验时用直径2.5cm的软管,通过距外壳为3m的喷嘴,将水从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喷出,水压保持在1.1MPa,沿母线长度方向两侧连续喷淋5min后,外壳内部不应有进水痕迹。
h)气密封试验
外壳内充以压力为1500Pa(相当于150mm H2O)的压缩空气,同时用肥皂水检查外壳焊缝及外壳上的其他装配连接密封面,应无明显的气泡(漏气点)时为合格。
i)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按GB 4208的要求进行。
8.3 出厂试验
8.3.1 要求
每套金属封闭母线出厂前都必须进行出厂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出厂。
8.3.2 试验项目
a)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检查;
b)绝缘电阻测量;
c)额定1min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d)微正压充气的离相封闭母线,应进行气密封试验。
8.3.3 试验方法
a)外形尺寸及外观质量的检查
金属封闭母线的外形尺寸及外观质量应经过检验并符合设计图纸和本标准的要求。
b)绝缘电阻测量
按本标准8.2.3中a)的要求进行。
c)额定1min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按本标准8.2.3中b)的要求进行。
d)气密封试验
按本标准8.2.3中h)的要求对出厂的每一分段进行试验。
8.4 现场试验
8.4.1 要求
现场试验应在金属封闭母线安装完成后,并与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连接以前进行,且试验时电压互感器等设备应予断开。
8.4.2 试验项目
a)绝缘电阻测量;
b)额定1min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c)自然冷却的离相封闭母线,其户外部分应进行淋水试验;
d)微正压充气的离相封闭母线,应进行气密封试验。
8.4.3 试验方法
a)绝缘电阻测量
根据GB 50150的要求,应测量金属封闭母线导体(相)对导体(相)、导体(相)对外壳(地)间的绝缘电阻,对于离相封闭母线其值不应小于50MΩ;对于共箱封闭母线其值不应小于10MΩ。测量绝缘电阻时,采用兆欧表的电压等级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金属封闭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时,采用1000V兆欧表;
金属封闭母线的额定电压为3000V及以上时,采用2500V兆欧表。
b)额定1min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按GB/T 16927.1、GB/T 16927.2的要求进行,试验电压值为本标准表1规定的工频耐压值的75%。
c)淋水试验
按本标准8.2.3中g)的要求进行。
d)气密封试验
按本标准8.2.3中h)的要求进行。
9 与金属封闭母线配套的设备
9.1 金属封闭母线的配套设备可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避雷器、中性点消弧线圈或接地变压器等。
9.2 微正压充气的离相封闭母线还应包括充气设备。
9.3 强迫冷却的离相封闭母线还应包括风机、空气冷却器、空气过滤器、消离子装置等设备。
9.4 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避雷器、中性点设备等应装设在柜内,并通过绝缘套管或隔板与金属封闭母线连接,防止柜内故障波及母线。
10 招投标、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 招投标。
招投标的要求及资料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10.2 铭牌:
10.2.1 铭牌应装设在厂房内靠近发电机部位的金属封闭母线外壳的醒目位置上。
10.2.2 铭牌内容包括:
a)型号;
b)名称;
c)额定电压;
d)额定电流;
e)额定频率;
f)动稳定电流;
g)热稳定电流;
h)制造单位;
i)出厂编号;
j)制造年月;
k)产品标准编号。
10.3 出厂时各段外壳上应标明其分段单元及相别编号,便于安装。
10.4 金属封闭母线出厂时应按设计妥善包装,固定良好,防止在运输中滑动和碰坏,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记:
a)产品名称和型号;
b)合同号;
c)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d)收货单位和到站;
e)毛重和净重;
f)包装箱尺寸;
g)注意事项:“小心轻放”、“防止潮湿”、“防止碰撞”、“不可倒置”等。
10.5 金属封闭母线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没有腐蚀性物质的仓库内。如长期存放时,每六个月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6 金属封闭母线出厂时,应随带下列文件:
a)产品合格证;
b)出厂试验报告;
c)安装图纸;
d)安装、运行、维护说明书;
e)装箱清单;
f)装箱单。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金属封闭母线招投标的要求及资料
A1 需方应提供的资料
A1.1 使用条件
a)最高周围环境空气温度;
b)最低周围环境空气温度;
c)海拔高度;
d)相对湿度;
e)地震烈度;
f)风压;
g)覆冰厚度;
h)雨、雪及日照;
i)其他特殊使用条件;
j)运输条件。
A1.2 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及相关设备的参数和资料
a)额定电压;
b)最高电压;
c)额定电流;
d)最大工作电流;
e)额定绝缘水平;
f)主接线图;
g)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
h)金属封闭母线平、断面布置图。
A1.3 金属封闭母线类型及参数
a)回路名称;
b)类型;
c)冷却方式;
d)长度;
e)额定电压;
f)额定电流;
g)额定频率;
h)工频耐压;
i)冲击耐压;
j)热稳定电流及作用时间;
k)动稳定电流。
A1.4 与金属封闭母线配套的设备参数
a)电压互感器的参数;
b)电流互感器的参数;
c)避雷器的参数;
d)高压熔断器的参数;
e)中性点接地装置的参数;
f)其他设备的参数。
A2 供方应提供的资料
A2.1 供方向需方提供能满足本标准第A1.3和A1.4要求的金属封闭母线及配套设备参数外,还应提供:
a)各回路母线导体及外壳的截面尺寸、相间距离及单位长度净重;
b)各回路母线导体及外壳在额定电流和40℃环境温度下的计算或试验温度;
c)各回路母线导体、外壳的损耗及总损耗;
d)离相封闭母线导体对外壳单位长度的电容。
A2.2 提供型式试验报告。
A2.3 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柜及其组合柜、中性点设备柜的尺寸和重量。
A2.4 运输方式及运输单元的外形尺寸和最大重量。
A2.5 运输和安装用的专用工具。
A2.6 对电源及气源的要求。
A2.7 备件清单。